文章標題:將壓力與憤怒轉變成活力

轉載作者:普曼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3/96/904.html

 2009111614000036.jpg

 

琳達有四位十幾歲的小孩要撫養,整天都得工作,傍晚還得回家到發霉的地下室—她稱為「地下牢籠」—忙洗衣店的事情。每當琳達要求家人幫忙、整理衣服時,就會出現墨力的足球練習、艾登的家庭作業,或是要去超級市場買東西。幫忙洗衣店,永遠是最後的選擇。

 

感覺:「一個人孤單地被綁在地下牢籠,是我每天最糟的一部分,」琳達說。「我覺得,忿忿不平的感覺日復一日地在我內心翻騰。多年來,單調、沈悶、沒有人幫忙、沒有人稱讚的工作,我覺得必須處理心裡的憤怒,否則整天都覺得很緊繃。更糟的是,我的不滿還夾雜著自己的罪惡感,因為,不管怎麼說,母親不就是應該好好照顧小孩嗎?」身為護士的琳達知道,憤怒與罪惡感這兩種情緒有礙健康。

 

意義:令人難受地回顧她的處境及扮演的角色,新的理解油然而生。第一個領悟是,她讓自己陷入憤怒之中。是她的選擇讓自己憤怒與孤獨。她不再咒罵先生與小孩,她決定把問題放在:「我扮演的角色是什麼?」琳達的質疑展開了新的探索。她得到的結論是,她從不告訴家人她所承受到的重大壓力,從來沒有把小孩缺乏照顧視為重要的事情,反而成為凶悍的潑婦,對每個人小小的摩擦大小聲,即使跟洗衣店無關的事情也是一樣。把不愉快的心情丟在家人身上,她讓每個人都受到傷害,由於找不到其他選擇,她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繼續洗衣店的沈重工作。

 

機會:機會在哪裡?她想出許多可能性、解決的問題不只是消除憤怒與不滿(她的最初目的),更令她訝異的是,新的可能性增進了她的工作、她與家人的溝通、她在社區的名聲、她的快樂與健康。

 

琳達舉行家庭會議,家人環坐在白板周圍,她平靜地分享長期以來的感覺(第一階段)。然後,她提出自己的新發現(第二階段),語帶感情地對家人說,她以後不會再對深愛的人吼叫了。手裡拿著馬克筆,她準備好跟家人一起激盪出新的想法(第三階段)。以下是她家人一些新的想法:

 

聘請一個管家將洗衣店送給別人每星期有一天「感謝媽媽日」,每位家人都要一起幫忙把所有雜事做完舉辦「最乾淨小孩獎」的比賽,並提供優渥獎品將洗衣/乾衣機搬離地下室最後,她十三歲的兒子艾登說:「媽,為什麼妳不成為洗衣店女神?把工作變成興趣,變成興趣就比較有趣了!」大家開懷大笑,但這個提議真的激起琳達的興趣了。

 

琳達接受其中兩項建議,家人也同意遵守協議,表現更多正面評價。「我們將空間很大的廚房儲藏室改裝成『洗衣聖殿』,直到今天,我們都還是這麼稱呼它。漆上明亮的黃色與橘色,將貼上色碼的分類桶整齊地放在小隔間,看起來很舒服。」

 

房間裝潢好後,第二個機會是將自己轉變成洗衣店女神。她擁有百科全書般的知識,於是她成為街坊鄰居處理難解污漬與結塊污垢的專家。「如果要我列出興趣,我會很高興地說,洗衣服就是其中之一。孩子們開始提出各式各樣的污垢挑戰,當我一一克服草地的髒污、機油、小紅莓果汁、調味番茄醬時,他們開始稱讚、崇拜我。隨著時間過去,連乾掉的血跡、泡泡糖、墨汁我都能清除。隨著洗衣房所帶來的喜悅,讓人最高興的事情發生:我的血壓下降了!我發現,自己更平靜,不再對小孩吼叫。我們更加親密、更像一家人,我們彼此分享遇到的挫折,協助彼此尋找解決方案。」

 

琳達現在擔任一堂「小兒科護理」的講師。課堂結束前,總會加上她的洗衣祕方(來自琳達的兩個訣竅:少量的阿摩尼亞可以增強清潔劑的效果,便宜的煙霧劑髮膠可以溶解大多數墨汁)。

 

當身體逐漸受到侵蝕時,你應該趕緊處理。雖然琳達的故事沒有悲慘的境遇,但每天小小的壓力,累積起來仍然會造成很大的創傷,有害我們的健康。對我們來說,她的故事非常重要,跳過重新定位前兩個階段的任何一個,都會讓我們無法輕易且正確地辨識出最根本的原因,最後,當然也就無法指引出真正的機會。琳達的故事說明,將壓力與憤怒轉變成活力,同時也讓所有家庭成員獲利。藉由表達意見來幫助自己,開創更緊密的連結。如果琳達沒有公開講出她對骯髒的洗衣房充滿不滿的情緒,沒有重新定位這些感覺,她可能還在地下牢籠裡悶悶不樂。

 2009093009420001.jpg

 

本文作者/瑞克.福斯特、葛瑞格.希克斯、珍.賽達

摘自<健康,這樣想就對了:九種正向思考的健康祕訣>

開啟文化出版社發行

 

轉載聲明:本文轉載遵守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cc.html 之規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賴新雅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