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titled.bmp 

4.gif (2410 bytes)靜心生智慧4.gif (2410 bytes)

當一個人放不下心中的執著與雜念時,就會心浮氣躁,這時就很難對周圍的任何事情作出一個正確的判斷,因此也不能冷靜理智的思考對策。而當人們打坐冥想,去除一切雜念進入清靜狀態之後,就會有一種奇妙的美感遍佈身心,那是內心真正空靜下來才有的感覺,靜心才能產生智慧。一個人在最寧靜時刻的思維,必定是他靈魂昇華之後的智慧結晶。

 

人世間的一般人由於迷失於個人利益的得失,很難把自己的七情六慾放淡,因此也就無法控制怨恨情愁,無法達到靜心的狀態。修煉人在洞悉了宇宙的真理之後,則能把功名利祿看得很淡,也能做到寬容忍讓,其胸襟和氣度自然遠在一般人之上,可以比較容易的進入靜心的狀態。在紅塵濁世中通過修養自己的心靈使其達到平淡清靜的境界,就能得到許多一般人無法擁有的智慧。

 

行走在熙攘紛亂噪雜的街頭,五色使人眼盲,狂奔使人心發狂,難得稀奇的事物會引誘人的慾心,紅塵世界中的一切對人來講都充滿了誘惑。因此,一個不修煉的人難以達到內心的清靜。佛家說:「由戒而定,定能生慧。」就是要在寂靜中產生定力,並在定力中演生智慧。靜,使佛家達到四禪八定的境界,開慧、開悟;道家說:「孰能濁以止,靜之徐清;孰能安以久,動之徐生。」靜,使道家修己入靜,以成金丹大道;儒家則說:「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」靜,使儒家獲得睿智,完成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人生階梯;靜不僅是一種修養,更是一種智慧。一事當前,臨危不亂,自能產生出無限智慧,化解困難;心浮氣亂之人,非但不能解決問題,反而誤事。

心沐吉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