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 養心要素:禪食當下

禪食──喫出健康心滋味

隨順當下因緣,吃當季、吃在地,

正確的飲食,自然能吃出健康;

而從飲食中觀照自我心行,

不貪多、不貪味,清楚地吃、歡喜地吃,

每一口飯菜都是禪食,都能吃到法的甘露。 

 ■ 許翠谷

又雨又冷的冬天,喝一杯熱茶或吃一碗薑汁湯圓,身體立刻舒暢暖和了起來,而麻辣火鍋和藥膳食補更是許多人的最愛,吃的當下雖然很過癮,不過高熱量、高蛋白質、高膽固醇的食材,稍不留意,體重直線上升不說,健康也會跟著亮紅燈,原想好好「補」一下,結果經常是「愈補愈大洞」。

飲食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,從食材的選擇、分量,乃至於飲食的態度與方式,看似微不足道、平凡無奇,卻和我們的身心健康緊緊相繫。從佛教的觀點而言,我們的身心世界是修行佛法的道器和道場,如果身體不能正常運作,修行也就無從著力。那麼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飲食,才能幫助自己從飲食慣性中獲得健康?吃什麼樣的食物,才能讓身體「助道」而不「障道」?

不貪多不貪味,身安心適

329a.jpg

「身安則道隆,飲食知節量。」二千多年來,佛教的飲食觀首重的就是飲食量的調和。佛陀在《佛遺教經》裡便告誡弟子,「受諸飲食,當如服藥,於好於惡,勿生增減,趣得支身,以除饑渴。」在印度的原始佛教時期,僧人托缽乞食,是把吃飯當作療饑止餓的醫藥,以攝取足以維持生命最少的量為原則;到了中國佛教,雖然改為自耕自食,但飲食上仍以「不多不少,不饑不飽」為調和之相,而寺院齋堂和精進禪期用餐時所採行的「過堂」方式,便類似於托缽乞食的精神,讓修行者練習不貪多、不貪味。

飲食是滋養色身以成就道業的助力,無論過量或不足都會造成身體不適,遑論調身攝心了,隋朝智者大師在指導參禪入門的筆記《小止觀》中便指出:「夫食之為法,本欲資身進道。食若過飽,則氣急身滿,百脈不通,令心閉塞,坐念不安;若食過少,則身羸心懸,意慮不固。此二皆非得定之道。」可見「於食知量」是幫助我們調身養心的基石。

然而一般人對飲食的要求,不但講究色香味俱全,看到好吃的就會貪愛多吃、暴飲暴食,不喜歡的便挑剔揀擇,甚至隨意浪費丟棄,要怎麼吃才能「不多不少」地攝取呢?

「以正思擇,食於所食。」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說,用餐時應了解身體的需要,正確地思考判斷這樣的量是對還是錯?看到好吃的食物是否應該多吃?「吃飯的時候,我會去觀照整個食物和我的身心的生滅關係。」惠敏法師分享,每一口飯菜的背後都像一張網子,從食物的源頭到嘴巴這一端,連著許多的人、事、物的奉獻與付出,他會藉此提醒自己:「是否恰如其分地用餐?吃進來之後,能量要用去哪邊?如何報答眾生恩,回饋社會大眾?」

此外,惠敏法師也在練習體驗饑餓感,他說以前肚子餓馬上會想要找東西吃,但現在會試著打破飲食習慣的制約,他說,「體會餓的滋味,容易起悲心,同時也讓自己警覺能量比較少,不要花時間做無意義的事。」從飲食生活間觀照自我的心行,練習不貪愛不放逸,適量地攝食也是在調伏自己的心。

四季禪食,隨順當下因緣

329b.jpg

除了飲食知量,食物的屬性和種類也會影響我們的身心,智者大師在《小止觀》中便指出:「若食穢觸之物,令人心識昏迷;若食不宜之物,則動宿病,使四大違反。」聖嚴法師對法鼓山飲食原則的開示即強調以「簡單、營養、衛生」為原則,雖然修行的目的在調心,但禪七、佛七等精進修行的階段最需要體力,如果身體支持不住或者氣力不夠,心也很難用得上力;美國象岡道場監院常聞法師曾分享,他前往波蘭帶領禪十期間,由於每餐都供應乳酪和乳製品導致身體笨重昏沉,減少乳製品的攝取後才逐漸恢復活力,可見飲食如何調配得宜也是一門學問。

著有《四季禪食》一書的林孝雲指出,蔥蒜等葷腥食物刺激性強,容易影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,而食用肉類、奶蛋及過多的化學添加物或加工成品則會讓人昏沉倦怠,所以飲食上應以自然、簡單的素食為主,尤其吃在地、吃當令盛產的蔬果五榖,能幫助身體順應自然環境的季節變化,身心自在無負擔。她舉例說,「冬天吃應節的白蘿蔔,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鈣質,性質溫暖且高鹼性,能幫助穩定神經系統,與適合靜心修養的冬季相應。」

雖然中國人常說冬天是進補的最佳時機,但林孝雲認為,如果平日就能隨順季節飲食,無時無刻都是在補身養氣了,因為當季的食材本身會提供我們面對整體環境所需的養分,「如果吃了不應節的食物,冬天吃夏天的食物,不但不足以禦寒,有時甚至連吃了幾碗還會沒有飽足感呢!」

當我們開始關注大自然和飲食之間的關係,專心一意地料理或用餐時,就像禪修時提醒自己隨時回到當下,清楚、放鬆;隨順當下的時空因緣,料理、飲食、精進。

隨緣飲食,養身也養心

 

329c.jpg

「飲食與修行一樣,離不開佛法所說的因緣法則,沒有一個固定的框架,是因時、因人、因地而變化。」曾長時間照顧聖嚴法師飲食的常持法師說,他從聖嚴法師身上看到,無論飲食或任何事情,法師都是以修行的態度面對,「他是隨順當下的因緣,吃該吃的食物,可是因緣不在了,他也能夠放下,就是這樣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。」

 

民初的弘一大師也是如此,有次教育家夏夏丏尊拜訪弘一大師時,看見他吃飯只配一道鹹菜,便問:「這樣不會太鹹嗎?」法師回答:「鹹有鹹的味道。」用完餐後,夏丏尊看弘一大師又只喝白開水,不捨地問:「怎麼喝這麼清淡的開水,難道連茶都沒有嗎?」法師微笑說道:「開水是淡,可是淡有淡的味道啊。」

隨緣飲食、平等飲食,沒有分別執著,歡歡喜喜的,每一口飯菜都是禪食,都是滋養色身、養心悟道的契機。

 

人生雜誌電子報329期--【養心要素:禪食當下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心沐吉工作室 的頭像
    心沐吉工作室

    Mouji Lai 工作室

    心沐吉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