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條件的愛-與心對話
作者:保羅‧費里尼(Paul Ferrini)/著
譯者:周玲瑩、若水/譯
出版社:奇蹟資訊
出版日期:2003年09月23日
摘錄
*關鍵問題(P20)
「找出別人的錯誤,等於教人內咎,更加鞏固了「傷害與傷苦乃是天經地義」的人生信念」正確的做法,則是教人愛,發揮愛的力量,克服一切苦難。
「愛,才是解除恐懼的唯一方法。去愛那些讓你擔心害怕的人或境遇,你心裡的恐懼就消失了。恐懼本身即是「缺乏愛」。
*詮釋(P35)
「一切生活經驗,只有一個目的,即是拓展你的覺知能力。你所看到的一切,都是自己營造出來的。在意識層面,你也許無法控制你的際遇將會如何,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:你一定會根據自己的信念來詮釋所發生的一切。」
*奇蹟(P40)
只有當你真的準備好接受時,你才可以看到奇蹟。
如果想經驗到奇蹟,必須具備下列因素:
n 你必須清楚自己確實需要它
n 你必須真心誠意地祈求
n 你必須心甘情願地接受
*善用現有的一切(P43,46)
「你若想讓生命更有意義,無須重新打造一個生命羅盤,只需環顧一下四周,就會看到許多足以讓你發揮自我的途徑。」
「你若執著於某種特定的說法或作法,就會處處被時空束縛。」
「慈悲與超脫是並肩前進的。你無法一定愛他、一邊又想控制他。唯有給他最想要的,才算是給你弟兄自由。」
*停止奮鬥(P82)
「別再扮演受害者了,承認你對自己的嫌惡,並釋放他吧!懷恨他,對你沒有一點好處;懲罰他,更不會讓你好受一些。」
*消除匱乏之念(P101)
「匱乏之念,來自於你認為自己不值得愛的看法。你若覺得自己不值得愛,這種匱乏感就會投射成外境。那時,你看到杯子常是半空的一邊,而灴是半滿的另一邊。」
*感恩之心(P109-110)
「心存感激的人,不容易想起自己遭人剝削的經驗;而心懷怨懟的人,則不容易感受到天地厚愛的經驗。」
「感恩的抉擇必會帶來快樂,正如忘恩的抉擇會帶來不幸,讓人消沉。前者展現了一種積極樂觀的生命風采,後者則流露出一種自暴自棄的人生姿態。」